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音乐&卫生组织最新权威发布丨《瓦格纳症患者病例调查报告》丨七大典型患者丨尼采丨希特勒丨布鲁克纳丨瓦格纳研究作品研究推荐

2016-04-27 逝如整理 西方音乐评论

瓦格纳症患者病例调查报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531q4zdt&width=500&height=375&auto=0
瓦格纳《黎恩济》序曲(尼尔森斯)



被瓦格纳“蛊惑”的路德维希二世和希特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47sc4nn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瓦格纳 《汤豪舍》序曲 (卡拉扬指挥)


病症简介:“瓦格纳症”(Wagnerian Symptom)又称“音响震颤麻痹”,是指听觉、视觉神经受到德国作曲家、指挥家、诗人、作家理查·瓦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作品及言论刺激后,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突变心理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位于神经系统末梢部位“黑质”中的细胞群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同时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心理情绪的“震颤麻痹”,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不稳定,面对目标对象(即瓦格纳)时爱憎易极端化、偏激化、非理性化,甚至导致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异。

病理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幻觉因素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患症人群多为音乐家、哲学家、空想家甚至政治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81amximc&width=500&height=375&auto=0
瓦格纳《罗恩格林》序曲(克劳迪奥·阿巴多)

临床办法:暂无特效药,建议阅读相关瓦格纳研究,深入理解瓦格纳音乐精髓,摆脱对瓦格纳音乐的误读。

推荐阅读




大文豪萧伯纳以文学家优雅的笔触、音乐家敏锐的心灵、哲学家犀利的眼光,印证了瓦格纳在创作《尼贝龙根的指环》时的人生观、政治观及音乐与戏剧的美学观,不仅为世人解析瓦格纳的思想奥秘,更为这部作品留下了不朽而精辟的真知灼见。在阅读的同时,若能引发读者与萧伯纳之间的对话,自行对音乐及文化进行思考,则更能体会萧伯纳于生前在每一版序言里的语重心长。




瓦格纳症七大典型患者


病例No.1


患者姓名:路德维希·弗雷德里希-威廉 (Ludwig Friedrich Wilhelm)

别名:路德维希二世、疯子路德维希、童话国王、“我们亲爱的国王”(仅限巴伐利亚地区使用)  

出生地:慕尼黑郊外宁芬堡(德国)  

出生日期:1845年8月25日

职业/身份:巴伐利亚国王      



患病起因:12岁时偶然读到瓦格纳音乐戏剧论著《未来艺术品》。



《瓦格纳:世界终极的歌剧》内容简介:他的一生屡屡处于崩溃的边缘,每回都是冥冥中的命运之神奋力解救了他。当德意志被一个躁动、神秘、工业化的摩登世界唤醒之时,他将十九世纪的音乐素材搜寻殆尽,一心只想能创作出一部艺术杰作,把民族起源的那些神话故事传说,搬上他的剧院舞台。


临床表现:从此性格忧郁内向,不问朝政,终身未娶,废寝忘食地沉迷于瓦格纳歌剧、中世纪神话传说和骑士童话中,热衷修建各种瓦格纳歌剧场景里描述的城堡宫殿;与未婚妻苏菲娅公主相处时谈论的唯一话题就是瓦格纳,而且彼此还穿着歌剧《罗恩格林》中男女主角的服饰、手持宝剑——但是后来因为忙于看瓦格纳歌剧排练和监督城堡施工而取消与其婚约;起居室均以瓦格纳乐剧中的题材人物如特里斯坦、伊索尔德、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等形象壁画加以装饰。在起居室与勤务室之间有尚有人工钟乳石洞,这是试图模仿歌剧《汤豪舍》中的女神维纳斯之洞窟,内有小瀑布与水池。


路德维希和苏菲娅公主

患病期间行为:继承王位后立即派遣大臣前往慕尼黑将逃避债务、长期流亡在外的瓦格纳请进宫廷,并成为他的庇护人,替他清偿以往欠下的巨大债务,为其修建拜鲁特歌剧院以及家属别墅,之后继续为瓦格纳的音乐事业乃至家庭生活不断慷慨解囊,先后为其支出二十五万马克;1779年底至1780年冬,瓦格纳携家眷前往意大利访游了十一个月,其间仅所乘豪华包车一项花费,国王就为其偿付五千二百里拉。意大利回来后,国王亲自为他接风,并在慕尼黑安排了三场瓦格纳的歌剧演出,即《漂泊的荷兰人》、《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和《罗恩格林》,第二天紧接着还上演了《帕西法尔》,可惜这一次国王迟到了,引起瓦格纳的不悦;最后在阿尔卑斯山崖上为他和瓦格纳的友谊建造了一座宏伟富丽的“新天鹅堡”,其中“宝座厅”按照《帕西法尔》中格拉尔庙的舞台设计,“歌唱厅”模仿《汤豪舍》中的舞台场景,卧室以《罗恩格林》中洞房为蓝本,共耗资约六百二十万马克。


《罗恩格林》(Lohengrin)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一部三幕浪漫歌剧,脚本由作曲家本人编写。虽然剧中有历史成分(10世纪前叶的布拉班特),但其性质属于童话歌剧。歌剧灵感来源于中世纪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的诗篇《提特雷尔》和《帕西法尔》(德文为Parzifal,其拼法有别于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歌剧于1850年8月28日在魏玛的大公爵宫廷剧院首演,由李斯特指挥。当时瓦格纳因为参加了1849年德累斯顿革命而被政府通缉,在瑞士逃亡。作曲家本人直到1861年5月15日才在维也纳第一次听到《罗恩格林》全剧的演出。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罗恩格林》

演出时间: 2012.12.04-2012.12.09


故事发生于10世纪初叶的安特卫普。在郊外的谢尔德河畔,海因利希国王将在这里审理一桩诉案。布拉班特的摄政总督特拉蒙德要求取消该公国继承人埃尔莎的继承权,原因是另一位继承人、她的弟弟高特弗里德神秘失踪。国王招来埃尔莎,让她找一位愿意为她辩护的武士与特拉蒙德比武,于是埃尔莎说了一个在梦中见过的武士的样子,宣称那人必是她的辩护者。传令官命号手向四周吹过两遍号之后,奇迹仍未出现,后来当埃尔莎跪下来举目向天祈求时,一只天鹅拉着的小船载着一位白甲骑士出现了。他礼貌..

经典引语:“我不爱女人,不爱父母,不爱兄弟,不爱亲戚,没有任何人让我牵挂,只有您(瓦格纳)!”


后果:一系列的奇怪行为终于导致人们对其执政能力和精神状态的怀疑,后来被医生诊断患有精神疾病,同时由于修建各种城堡(除天鹅堡外还有霍夫城堡和基姆湖城堡等)耗尽家庭和国库的资金,在1886年他被迫退位,最后神秘地溺死在天鹅堡附近的史坦贝尔格湖里,并给他的家族留下了一千四百万马克的巨额债务。


新天鹅堡

巴伐利亚曾经是德国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他的童年是与他年轻的表姑,后来成为奥地利王后茜茜公主一起度过的。由于年轻的表姑15岁就嫁去了奥地利,她那美丽的倩影留给了年轻王子难以抹灭的印记,使得他一生孤寂不娶。

 路德维希二世无治国之才,却充满艺术气息。他自幼喜欢歌剧和舞台剧,特别崇拜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痴迷于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罗恩格林》(罗恩格林描绘的是童话般善与恶的较量),并大肆挥霍资助瓦格纳创作。他嫉俗愤世,为了躲避那些政治密谋、人身攻击和与己意见相悖的内阁长老,他躲进了巴伐利亚山区,在他父亲夏宫(老天鹅堡)对面,于1869年下令兴建以瓦格纳的罗恩格林中白雪公主居住的梦幻城堡,内部装饰绘画和雕像有剧情中正义的天鹅形象,甚至连寝室内水龙头都是天鹅形状。古堡内除了寝室、梳洗室、餐室、厨房、祷告室、议事室外,还有小型的演出舞台。然而,当建造耗时17年的城堡即将落成前夕,这位年仅42岁的国王因突发精神病而暴死湖面,没有看到自己的梦想城堡。


评语:他的思绪完全飘忽在另一个世界中。

症状指数:★★★★★★



延伸阅读




《理查德·瓦格纳:作品 生平 时代》是作者狄特·波希迈耶尔将瓦格纳的生平与其艺术生涯和重要的政治活动融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作者不仅从音乐和戏剧的角度,而且还在戏剧理论和哲学思想方面极具启发性地解读瓦格纳的作品,使《理查德·瓦格纳:作品 生平 时代》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思想深度。此外,《理查德·瓦格纳:作品 生平 时代》还涉及瓦格纳的个人生活范畴,在他所处时代的宏阔背景下,再现了瓦格纳个人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



病例No.2


患者姓名:安东·布鲁克纳 (Anton Bruckner)

别名:慢板音乐家

出生地:安斯斐尔登(奥地利)

出生日期:1824年9月4日

职业/身份:作曲家、教师、管风琴家



患病起因:1864年经指挥家奥托·齐茨勒介绍开始潜心研究瓦格纳音乐,次年专程赶赴慕尼黑去听《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造成其精神持续紧张乃至崩溃,后被送进一所疗养院治疗,几个月后才能够重新工作。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是理查德·瓦格纳的一部歌剧,他自己称之为一部三幕剧。首演于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宫廷与国家剧院。这部歌剧是瓦格纳和马蒂尔德·维森东克的恋情写照,被视为古典-浪漫音乐的终结,新音乐的开山之作(特里斯坦和弦)。


瓦格纳的崇拜者、著名哲学家和诗人尼采对《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一剧极为倾倒,他曾经写下这样的评论:……对于那些病得还不够重,还不能享受这种地狱中的欢乐的人来讲,人世间是多么可怜。瓦格纳也曾经这样说过:这部乐剧“充满了最强烈的生命力,而我情愿把自己裹在结局飘扬的黑旗中死去。”从另一方面看,与叔本华有所不同的是,瓦格纳相信爱情可以拯救灵魂,并使灵魂获得解脱。——这部乐剧以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死亡中幸福地结合作为终局,也由此证明了这样一点:作为精神的爱情在肉体死亡之后依旧永远地活着,它不会因表象世界的消亡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于一个纯粹意志的精神世界之中,爱情也正因此而得以不朽。



瓦格纳以一句话概括了整剧内容:“国王爱上伊索尔德(Isolde),但不愿亲口示爱,遂派侍从代为迎娶;新娘跟从了,因为她已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求婚者。”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神话的爆发、高潮与终结的作品,它是对所有歌剧传统的颠覆,也由此开创了音乐领域中的全新思维。歌剧推崇自由、无拘无束的爱情理想,于是调性以及僵化制度下的政治秩序出现松动。



布鲁克纳”参见”瓦格纳

临床表现:从此更加缺乏自信,充满不安全感,自卑、谨慎、忧心忡忡;视瓦格纳为音乐之神而顶礼膜拜之,经常在瓦格纳巨大影子下面保持某种虔诚祈祷的习惯式低头姿势;创作的交响曲中开始经常出现瓦格纳大号(系由瓦格纳综合圆号和大号而发明的介乎两者之间的铜管乐器,看上去有点像圆号,但听起来有点像大号)的奇异声音,后期作品则普遍带有神经质的节奏和能量;很多作品的发展过程中经常突然中断(也许是有意而为),而且有时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以至于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曾激烈批评他的作品:无法一直把音乐保持在乐章开始的高水平),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

患病期间行为:拿着自己创作的第二、第三交响曲手稿当面请求瓦格纳接受,但由于与大师会面时过于激动,回家后想不起来大师当时选择了哪一部,于是写信询问:“是不是带圆号的那部?”;当他一连数小时听完《帕西法尔》后,默默地凝视着当时在场的瓦格纳,终于鼓起勇气上前跪下地去,含着眼泪表示由衷的崇拜之情;当预感到大师即将离开人世时,他在沉浸于忧伤回忆的梦中创作出那首崇高、优美的第七交响曲慢板乐章。

经典引语:“他们干吗要烧掉布伦希尔德?”(在演出《指环》最后一幕时候布鲁克纳问旁边的人——他非常关心瓦格纳的音乐,但对剧情一无所知。)


后果:被人指控为“瓦格纳派”成员,遭到舆论界尤其是维也纳首席评论官爱德华·汉斯利克(此人——也是患者——将在下面介绍)连篇累牍的攻击和嘲讽,有时几乎只是为了文字消遣,也要把他拉出来痛责一番,以至于在他生前许多作品根本无法得到上演的机会,大部分时间里生活潦倒、事业惨淡。由于作品很少有演出的机会,当有些指挥要求他删去大段的音乐时,布鲁克纳从不坚持己见,删改听便,只要能排演出来便谢天谢地。据同代人回忆,在排练其第四交响曲时,著名指挥家李希特指着总谱的一个地方问布鲁克纳那是什么音,被快乐包围着的布鲁克纳竟回答说:“随便什么音,只要你喜欢。”

评语:他是个兢兢业业的好人,能写出非常棒的谐谑曲,可惜大师却经常让他精神恍惚、陷入险境。

症状指数:★★★★



重要研究推荐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研究瓦格纳就意味着要审阅和权衡车载斗量的事实和材料,同时要弄清某些令人目瞪口呆、出人意表的提法、观点、符合人情和不符合人情的东西。有关瓦格纳的文献从整体上看相当宏富,然而就瓦氏作为理论家特质予以分析的文章却寥寥无几。《瓦格纳的政治神学》是作者霍夫曼对瓦格纳研究数十年的成果,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广阔的思想史视野表明,瓦格纳是今人认识德意志现代政治思想复杂性的范本之一。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篇幅很短,扼要检视从尼采、托马斯•曼到本雅明、阿多诺和当代的马尔夸特对瓦格纳思想的思考。第二部分是该书主体,作者以瓦格纳的创作史为线索展示瓦格纳政治-宗教思想充满矛盾的发展,既注重解析瓦格纳剧作中的思想,也重视辨析瓦格纳的政论和文论,并交互阐发。



 

病例No.3


患者姓名:雨果·沃尔夫 (Hugo Wolf)

别名:野狼(仅限音乐评论圈内使用)

出生地:温迪施格拉茨(现属斯洛文尼亚)

出生日期:1860年3月13日

职业/身份:作曲家、剧作家、评论家



患病起因:1875年7月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偶然遇见瓦格纳。

临床表现:从此性格乖张、脾气暴烈,对周围几乎所有人(瓦格纳除外)态度专横恶劣;极度推崇瓦格纳本人及其音乐,对巨大刺激的不和谐声响和复杂混乱的旋律线开始萌生浓厚兴趣;在学校期间成天和同班同学古斯塔夫·马勒(此人也是一名作曲家)、克次拉诺夫斯基、汉斯·罗斯(此人后来发疯)等一起热烈地讨论瓦格纳,终日在钢琴上弹奏瓦格纳的作品,同时震耳欲聋地大声演唱起来;特别喜欢将简单质朴的艺术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声部切割、打磨、搅碎。

患病期间行为: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只学习两年就因为与院长吵闹而被开除;由于除了瓦格纳以外他拒绝接受任何老师的教导,只好努力奋斗、坚持自学;受瓦格纳音乐刺激后其创作灵感时断时续,1888年到1890年间连续创作出200多首艺术歌曲,然后突然似乎无话可说,没有写出任何作品,直到1891年11月底灵感恢复,连续写出15首意大利歌曲,到了12月突然再度缄默,而且一直沉默长达5年之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肯定地相信,这次我真完了”;成为瓦格纳派的核心成员及斗士,热烈捍卫、拥护和赞美瓦格纳的一切,包括效仿其素食主义行为(但只坚持了18个月);坚决反对、攻击、嘲讽甚至辱骂与“瓦格纳派”对立者如作曲家勃拉姆斯(为此树敌甚多),客观地讲其中有些言辞不乏恶毒,比如在报纸上将勃拉姆斯形容成一个在破败的阁楼上用秃羽毛笔作曲的蹩脚刺猬。

经典引语:“勃拉姆斯的所有艺术歌曲、小夜曲、摇篮曲外加交响曲所表达出的感情加起来也赶不上瓦格纳作品中一次铜钹剧烈撞击的效果。”

后果:精神失常进了医院,后来企图溺河自杀而未遂,在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中生活了四年,于1903年去世。

沃尔夫留下了275首歌曲,一部题为《意大利小夜曲》的弦乐四重奏,一部歌剧,一部交响诗及几首钢琴曲。沃尔夫继舒伯特在艺术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受瓦格纳影响颇深,特别重视歌词的语气及自然的语言重音,歌曲形式自由,突存了对称均衡,重复要附合规矩等清规戒律,但歌词总是和音乐紧密配合协调,其旋律带有朗读般的叙述性。伴奏部部分常用变化音来扩展音阶,丰富和声。以自由转调的方法突出戏剧是性的音乐表现,从而丰富了伴奏的表现力。有时反复使用同一音型的动机贯穿全曲,作为统一全曲的手法,他的创作题材广阔,各类人物在他的笔下维妙维肖,色彩丰富,戏剧性强,因此,他又被人们称之为“歌曲领域中的瓦格纳”。

评语:音乐史学家们基本上一致认为沃尔夫是人类音乐史上最悲惨、最可怜的人物。


症状指数:★★★★★


 

病例No.4


患者姓名:埃德华·汉斯利克 (Eduard Hanslick)


别名:汉斯利希(仅限瓦格纳使用)

出生地:布拉格(捷克)

出生日期:1825年9月11日

职业/身份:批评家、美学理论家、教授


 

患病起因:20岁那年在德雷斯顿观看《汤豪舍》并为之撰写长篇评论。

临床表现:开始时为瓦格纳的音乐深深感动,但后来在《维也纳报》和《新闻报》担任音乐评论员期间,立场却彻底转变,判若两人(也许是觉得受骗之后的过度反应?);把持维也纳音乐舆论的话语权和道德制高点,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试图表现感情或听起来过于让人情绪激动的音乐——当年许多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年轻才子如古斯塔夫·马勒就因此在校学习期间抑郁久不得志。

《论音乐的美》中的基本观点: 

音乐美就是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音乐美的本质与情感无关。《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提出了 “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的观点。在我们日常的观念里,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可以是表现爱情,友情,忧伤,欢乐等等,而形式则是不同风格的音乐,比方说流行乐啦,交响乐啦之类的。这两个概念如何等同起来呢?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不在于它表现什么感情,而在于它是如何组合而成的,是一个又一个音符的排列顺序构成了音乐的内容,也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不太好理解是吧?他后来有个比方,写的不好,但意思对了,我按我的意思写出来。他用玫瑰和森林做比方,玫瑰发出芳香,它表现芳香,但你不能说芳香就是玫瑰吧?森林阴凉,表现出阴凉的摸样,但你不会以“阴凉”来作为森林的内容吧?玫瑰的内容是玫瑰这支花,而森林的内容是一棵棵树木及他们构成的空间。这就很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观点“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患病期间行为:在他的权威把持下,发动了针对“瓦格纳派”和“新德意志派”的轰轰烈烈的讨伐运动;口诛笔伐,极尽诋毁之能事,把瓦格纳连同其岳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指斥得一无是处,并捎带把布鲁克纳也批评得体无完肤,并试图阻止其交响乐在维也纳的任何地方上演;为抨击瓦格纳风潮而出版理论著作《论音乐的美》,确立自律论观点,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运动的形式自身,除此之外不表达任何东西(特别是情感)——该观点至今在音乐学术界仍很具有迷惑性和影响力。


主要著作有:

《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改良刍议》 (1854)

《维也纳的音乐会史》2卷(1869、1870)

《现代歌剧》9卷(1875-1900)

《我的生平》(1894)以及大量评论文章。



  1. “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2.  “乐音形式与精神内涵是有着最密切的关系的。”

  3.  “总之.乐音的精神内涵只存在于乐音运动形式的本身以内,而不是存在于乐音运动形式的本身以外。但是.它最终仍然属于音乐本身的范畴.而不属于任何其它的概念范畴。”


  4. “乐音的精神内涵与乐音的运动形式是有机统一的.两者之间不可分割。乐音的精神内涵包含在各种乐音运动形式的总合之中,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份(如旋律、和声等)受到破坏,乐音的精神内涵与乐音的运动形式这两个方面便都会遭受破坏”



勃拉姆斯通常被列为三“B”之一,与巴赫、贝多芬齐名。在19世纪欧洲乐坛,他是一位与“瓦格纳旋风”相抗衡的作曲家。他所致力于古典风格的“无标题”音乐的创作,为19世纪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音乐美学的“自律论”主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典引语:“任何追随瓦格纳的人将会折断他的颈骨。”

后果:作为臭名昭著的反动小丑角色(贝克麦瑟,即汉斯利希)被瓦格纳写入其著名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

评语:汉斯利克相信支配瓦格纳的音乐的全是欺骗、撒谎、暴行和兽欲——借用戴维·巴伯的那句话:人们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症状指数:★★★★




《我的生平:瓦格纳回忆录》由四个部分组成的传记都是由瓦格纳的夫人在不同年代根据我的口授直接记录下来的,旨在保存这些谈及瓦格纳生平的资料。书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从他童年直到1864年的生活和经历,他与音乐的结缘,他的创作,与他的人生和性格发生影响的几个女人在感情上的纠葛,他的艺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展的道路。有助于我们对19世纪初叶到60年代这个时代的乐坛的了解。瓦格纳的音乐伟大而具独创性,在众说纷纭中影响至今;瓦格纳的传记毁誉参半,更给后人留下说不尽的话题。本书由高中甫和刁承俊译著,带您走进这位传奇音乐家的19世纪生活,去窥视那个时代的乐坛,去发现他的音乐戏剧作品的生成及其阐释。




病例No.5


患者姓名:弗雷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别名:狂人、太阳

出生地:洛肯镇(德国)

出生日期:1844年10月15日

职业/身份:哲学家、诗人


 

患病起因:中学时放假期间和朋友在家中用钢琴弹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当时他兴奋地对妹妹伊丽莎白说:这真是美极了!你认为如何?而伊丽莎白回答:这声音让人想起狼嗥。)


临床表现:从此视大师为完美的偶像,但后来立场却彻底转变,判若两人(同汉斯利克一样觉得受骗后的反应?);渴望在这个在他看来虚无堕落的世界上寻找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精神状态趋向分裂化,喜欢在各种思想领域进行“不合时宜的漫游”;崇尚暴力,反对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怀疑一切,企图将一切推倒重来,并将狄奥尼修斯(生活上的狂欢作乐)和阿波罗(冷静调节作用)两种存在精神模式对立起来。



患病期间行为:1868年登门拜谒瓦格纳,并成为大师的门徒,后来与大师决裂;发表题献给瓦格纳的著作《悲剧的诞生》;在大师“异常强烈的刺激”下完成一部又一部哲学论著,如《偶像的黄昏》、《人性,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看,这个人》等,在较早著作中,瓦格纳几乎被作为一个神灵或超人歌颂着,但在其后著作中,瓦格纳又成为一个“颓废者”,一条从腐败世界里溜回来的“机灵的响尾蛇”。


经典引语:前期:“实现了我们所有的希望:他(瓦格纳)是一个充实、伟大、高尚的灵魂,一个个性强烈、令人喜悦的人,值得所有人的爱。”

后期:“瓦格纳是一种病菌,他污染每件他所触摸到的东西——他让音乐变得令人作呕——我坚信这点:瓦格纳的艺术是病态的……瓦格纳之发生作用,犹如连续使用酒精饮料,使人麻醉,使人胃液增生。”


后果: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人虐待的马的脖子痛哭流涕,最终失去了理智,后收容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但是他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而此颤栗的最后意义至今尚未被完全估价出来。


评语:如果没有瓦格纳,很难说尼采会怎样。

症状指数:★★★★★★★


尼采反瓦格纳




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将瓦格纳视为一个“事件”,意在针对世纪之交主要在法国、但也在欧洲其他地方出现的颓废派运动。瓦格纳仅被作为该运动的范例。作为摆脱瓦格纳的郑重宣告,尼采深刻地认识了瓦格纳的艺术并非颓废的使作俑者,相反是其实施者,他坚定地将其对颓废派的认识推向极致,也比较了其他的诸位后现代主义者。同时,该书也是尼采对自己本身的克服。《尼采反瓦格纳》是《瓦格纳事件》的某种附件。一方面,它表现了与瓦格纳的敌对立场,另一方面,对于敌手的尊敬之情亦如此明显。例如在标题“我有异议的地方”和“我敬佩的地方”下的文字。有关拜罗伊特,尼采的批判尤为强烈——作为浮夸的戏剧演出的概括,它麻醉大众,欺骗个体。尼采的认识是在最最痛苦的努力之上,亦即分裂自身乃至抛弃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对真理的认识。






病例No.6



患者姓名:豪斯顿·司徒·张伯伦 (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

别名:古怪的英国人、先知、精神创建人(后两个称谓仅限第三帝国内使用)

出生地:朴次茅斯(英国)

出生日期:1855年9月9日

职业/身份:作家、种族主义理论家



患病起因:27岁的时候前往拜罗伊特会晤瓦格纳。


临床表现:从此将瓦格纳视为“生命中的太阳”,并在其后的一生中对作曲家的妻子科西玛保持着热情的、奴隶般的忠诚;变成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神经官能症常常发作,而且据说他能看到“恶魔”,这些恶魔往往无情地驱使他从事新的方面的研究和继续不断的写作:有一次他从意大利回来,在一个“恶魔”的驱使之下,他中途在加尔顿下了火车,租了一间旅馆房间,关起门来有8天之久,放弃了他原来想写的关于音乐的文章,而紧张地写了一篇生物学论文(很奇怪,不是吗?);1897年4 月1日到1898 年10月31日之间的19个月时间中,他在另一个“恶魔”的无情驱使下写出一部长达1200页的世纪末巨著《19世纪的基础》(Grundlagen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其中详细、耐心地阐明了自己那些受到瓦格纳赞扬和鼓励的种族主义理论。


患病期间行为:成为拜罗伊特内部圈子核心成员,加入位于维也纳的瓦格纳迷俱乐部,迎娶瓦格纳之女爱娃为妻,成为瓦格纳的女婿,并从此定居拜罗伊特;先后出版论述瓦格纳的著作数种,编辑其书信集,撰写关相关论文五十余篇;继承发展了瓦格纳的种族主义和反犹观点并将之理论系统化,声称如果没有条顿人,全世界就会笼罩着永恒的黑夜,所以条顿人有权统治世界;接着着手证明耶稣不是犹太人——他的种族理论认为,耶稣其实出生于加利利,而且不能正确地发出亚拉姆语中的喉音字母,而这些“明显的迹象”都说明了耶稣有“很大比例的非闪族血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国籍,对原来的祖国、协约国一方的英国进行煽动、颠覆、敌视的言论活动。 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的著作曾经在德国热销,但随着德国的战败和霍亨佐伦帝国的覆亡,他似乎一切希望和预言都崩溃了,而且身患重病、半身不遂,不过随着希特勒政治力量的崛起,他看到了新的希望——更何况他的著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再度热销。 


评语:世界上有很多人不同意他的理论(法国学者德蒙·尔梅尔认为张伯伦的思想基本上是“卖膏药的”),可是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症状指数:★★★★★★★

 

病例No.7


患者姓名: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别名:元首、沃尔夫、大独裁者

出生地:布劳瑙(奥地利)

出生日期:1889年4月20日

职业/身份:纳粹德国总理、元首兼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袖



患病起因:1906年11月同青年时代好友库比席克一起观看《黎恩济》演出。

瓦格纳以其雄浑壮阔的乐剧闻名于世,然而,在作曲家的创作生涯早期,亦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法式大歌剧作品——比如这部《黎恩济(Rienzi)》。《黎恩济》(有时也译作《最后的护民官黎恩济》),这是瓦格纳的第一部大型歌剧,创作于1839至1840年间。《黎恩济》一剧于1842年10月20日在德累斯顿的皇家歌剧院首演,出乎意料地获得空前的成功。瓦格纳满怀惊讶地说:“我不再相信我的耳朵、眼睛,还有我的思想,都只怪今晚的这个景象。”


剧情简介:在罗马城暴动时,黎恩济领导民众反抗贵族,取得教会的支持并获得成功。他被选为护民官。他的妹妹艾丽娜被贵族克伦纳之子阿德瑞诺狂热地追求。但贵族不甘心失败,克伦纳父子加入反护民官的队伍。黎恩济被阿德瑞诺诬陷卖国,教皇听信谎言,罢免了黎恩济的护民官之职。阿德瑞诺要艾丽娜和他私奔,但艾丽娜情愿和哥哥一起葬身火海,阿德瑞诺为救艾丽娜一同殉难。

临床表现:从此对瓦格纳终身崇拜,至死不谕;据他自己说: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听过34遍,而且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他同时能把《钮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二幕的所有歌词从头到尾背出来、唱出来;他声称瓦格纳的每一部作品都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愉快,甚至表示愿意去充当瓦格纳交响乐队中的一名鼓手;逐渐将世界分成尖锐的、毫不含糊的对立面(鸽笼心理?);继承并发扬了瓦格纳的反犹观点,对犹太人产生偏执狂般的恐惧和憎恨;极端地专注于非现实的幻想和庞大的计划中;欣赏女武神式的残酷无情的力量和成功,并时常陷入某种歇斯底里但不乏灵感四溢的特殊精神状态。


患病期间行为:在维也纳求学期间经常买站票(因经济拮据买不起坐票)去聆听瓦格纳的歌剧;成为国家领导人后极力推崇瓦格纳的音乐,以至于每逢纳粹党大会召开或群众集会上,都少不了演奏《众神的黄昏》片段——尤其是当检阅军队、人们举手行纳粹礼的时候;多次亲自登门造访拜罗伊特剧院,和瓦格纳家族后代结为知交;把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作为激励部下官兵、鼓舞士气的宗教殿堂,把欣赏瓦格纳歌剧作为最高荣誉和奖赏——例如从前线回来和即将奔赴前线作战的官兵以及从事战争工业的工人都被用“帝国音乐专列火车”送到拜罗伊特免费观看《尼伯龙根指环》和《纽伦堡的名歌手》;闪击波兰、西欧、南欧、北非、前苏联,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指环》中的战争、英雄、死亡、末日等场景付诸实践。


经典引语:“每个凡是想了解国家社会主义德国的人都必须首先了解瓦格纳。”

后果:战争失败,希特勒在苏军攻入柏林后开枪自杀于地堡里,德国投降,世界从此被划分成东西两大阵营;由于二战期间瓦格纳的音乐经常被用作集中营中执行处决犹太人任务时的背景音乐,以色列至今仍谢绝上演瓦格纳的作品(虽然以色列开国元勋、锡安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特奥多·赫茨尔也是瓦格纳歌剧的狂热崇拜者,他最喜爱的歌剧是《汤豪舍》)

评语:瓦格纳改变的不仅仅是音乐史。

症状指数:★★★★★★★★★★


1933年2月,文明世界为伟大的音乐家兼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和战士理查德•瓦格纳逝世50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两周前,在他的祖国德国,“褐衫党徒”——法西斯攫取了政权。2月12日,纪念日前夕,在瓦格纳的故乡莱比锡市以音乐著称的布商公会大厅内举行了纪念大会,外交团、希特勒、戈林和弗雷克都出席了。莱比锡第一市民海德勒尔宣称:“今天,德国要感谢自己这位语言和音乐艺术家,感谢他一生所完成的事业。”指挥、柏林艺术学院院长希林格斯在发言中提到“有某些神秘的线,用神奇的魔力把每个德国人和他的祖国联系在一起”。慕尼黑瓦格纳纪念碑旁举行了三场军乐演奏。几天后,也是在这座纪念碑旁,法西斯大肆挑衅,在那里寻找“共产主义阴谋分子的幽灵”,而法西斯思想权威罗森堡则盛赞瓦格纳,称他体现了“西北美”的典范。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在苏维埃国家,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为纪念瓦格纳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和集会,各类报刊也发表了许多文章。所有珍惜瓦格纳艺术遗产的人面临一个任务——确定他的真实面目。“我们怎样对待瓦格纳呢?既然他是一个反动派,也许我们应该彻底抛弃他?


当一个喜爱音乐的人被瓦格纳击中的时候,音乐的朝圣之旅便从此踏上“不归路”。拜罗伊特,德国东部的边境小城,当它在一百多年前被理查德•瓦格纳发现之后,城市的性质和地位就发生了巨变。对于和音乐及戏剧相关的人来说,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而对于全球为数众多的“瓦格纳迷”来说,它是“麦加”,是毕生向往之地。本书作者曾受邀出席两届瓦格纳歌剧汇演,这里记录的是他在拜罗伊特的点点滴滴,以两个“十日记”的书写形式呈现,意在与广大爱乐者分享这段奇特而宝贵的音乐人生体验。作者试图通过生动的图像和文字记述,揭示欧洲古典音乐文化在当代城市的生机与魅力。




瓦格纳传记一览


新书预告



[法] 阿兰·巴迪欧 《瓦格纳五讲》(河南人民出版社)近期上市!




另外在瓦格纳歌剧剧本方面,看到内地的瓦格纳歌剧中译本未达到「信达雅」要求,瓦格纳协会秘书长柯辉现实便联系台湾瓦格纳图书馆,参考詹宜昌先生的中译本,重新出版简体中译本。如今译本已进入审稿阶段,共有三部:《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那的浪漫主义歌剧》和《瓦格纳的乐剧》。 敬请期待!


编者注:本文可能为库克音乐整理,原题“中了一种叫瓦格纳的毒”,表示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